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生 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日事迹,抗日先烈 们,因种种原因没能记载下来..... 请 您与联系我们! 办公电话:0312-7888372 Emial: jinchaji1937@163.com 联系电话:0312-7888372 传真:0312-7888372 地址: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 邮编:073204 Emial: jinchaji1937@163.com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9:00-16:30 |
钟声长鸣:淞沪会战爆发82周年,上海举行纪念活动为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英烈和不幸遇难的同胞,激发广大市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爱国情怀,今天上午,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了“纪念全民族抗战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2周年”活动。 陶行知与抗日战争专题萧同时开幕。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2周年,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悍然进攻上海,淞沪大地陷入硝烟弥漫、生灵涂炭的危难之际,中国军队和各界民众面对侵华日军的疯狂进攻,以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在“汇聚”胜利火炬台前,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仪式开始,部队指战员代表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向抗战先烈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代表向抗战先烈敬献了鲜花,铭记历史警世钟声响彻宝山上空。来自社会各界的200余人士参加了活动。 众多市民参加了今天的纪念活动。 今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以文教融合的形式,与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联合举办了《陶行知与抗日战争》专题展览,于今天揭幕并对外展出,持续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展览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图文并茂地展示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在抗日战争的各个历史时期,积极从事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事迹,其中不少展品为首次对外展出。本次展览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专题展厅展出,为期1个月。 附:“陶行知与抗日战争”展览文物清单(共计5套/19件) 1、石湘涛工作用英文打字机1件,是石湘涛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使用的美国雷明德牌便携式英文打字机,由石湘涛之女石四箴捐赠。 石湘涛(1909.4—1970.12),自幼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日留学期间,眼见国难日益深重,毅然返回祖国,投入上海进步人士组织的反帝大同盟活动,直接参与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并与夏衍等共同开辟了上海的抗战文化阵地。 2、曹聚仁签赠给好友叶灵凤的《中国抗战画史》和《八年抗战大画史》3件,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藏,首次对外展出。 曹聚仁(1900—1972),民国**记者、作家。浙江浦江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曹聚仁和朋友们创办《涛声》《芒种》等刊物,与鲁迅等交往甚密。1935年,他与邹韬奋、沈钧儒等成为抗日救国会11名委员之一。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由于任战地记者的他对淞沪战场出色的现场报道,被聘为战地特派记者。 3、1934年仁声印书局出版的《仁声歌集》1件,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藏,首次对外展出。 此书内收集了大量脍炙人口、鼓舞民族士气的爱国抗战歌曲和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绘画的《田横五百士》等作品。 4、山海工学团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1件,是山海工学团1948年为庆祝16周年所出的特刊,其中包含了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时所作的《锄头舞歌》等歌曲,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藏,首次对外展出。 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1932年10月创办的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组织。1933年后,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开展国难教育。黄眷澜、奚家湘、金兮敏捐赠,首次对外展出。 5、梅友文艺社半月刊手抄本13件,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的“梅友文艺社”所编辑的进步文艺刊物手抄本。 作为秘密宣传抗日思想、团结教育青年的进步刊物,作品通过诗歌、随感、小品等形式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反映了沦陷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人民的悲哀,从而激发青年的抗日爱国热情。
文章分类:
时事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