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周总理在阜平的21个日日夜夜


      

  今天,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4周年,时间流逝,敬意长存。周总理在阜平战斗工作的岁月是老区人民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

‍   1948年4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到达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任弼时召集本村和邻近村的党员干部座谈会。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参加座谈会的村干部见面,一 一握手问候。


4月13日,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


4月19日,阅滕代远反映后方群众负担过重的报告后,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工委并告邯郸局电,指出这种状况是忘记了必须将战争负担尽量加之于敌的战略方针造成的,要求各中央局、各前委严重注意这一问题,严格检查部队中浪费人力物力现象,迅即订出制度、办法,加紧纠正,彻底解决问题,以利于长期战争和取得最后胜利。

4月20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徐向前并告前并告滕代远、薄一波电:你们坚持采取“坑道爆破,并控制主力,决心长时间夺取临汾的计划是正确的。对北面可能来援之敌,仍望严加注意”。

4月23日,和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到平山县西柏坡,同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会合。此后,周恩来在协助毛泽东指挥作战的同时,还全权负责解放区的经济工作和解放战争后勤供应工作。在一段时间里规定晚十时至次日凌晨一二时为研究与处理财政工作问题的时间。

4月25日,接到毛泽东来电,要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在西柏坡讨论若干问题,然后赴城南庄商定。

4月30日——5月7日,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到城南庄,参加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在研究如何发展战略进攻问题时,采纳粟裕等的意见,作出暂不渡江南进,而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决策。会议还研究和作出在已经连成一片的华北、中原解放区建立并加强统一的中央局、政府和军区及其他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颁布“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月18日,国民党飞机轰炸了毛主席在城南庄的住处,周恩来得知后,赶往城南庄看望。

——以上内容摘自《周恩来年谱》


周总理在阜平的故事广为流传

一、打前战
      1948年4月10日下午,周恩来为中央机关打前站来到阜平县西下关村。区长陈大德说南屋还有一些地雷需要搬走,周恩来制止说:“主席的车就要到了,既然多年没动,现在再动可能出危险,派两个人在库房上站岗,任何人不让进去就行了。”区长陈大德家在县城东坑村家开杀房,他也会杀猪,就请示周副主席给中央机关杀口猪招待,大家知道中央从延安过来一路上很苦,也许很长时间没吃上肉了。周恩来劝说大家不要杀了,最后还是拗不过大家只好同意杀猪。但是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主席来了是大喜事,杀了猪大家一块吃;二是主席晚上工作,上午休息,杀猪时不要影响他休息。于是,区上的干部高高兴兴杀了一口猪慰劳中央机关和毛主席。

       ——摘自《老区阜平红故事》


二、周恩来与邓颖超在阜平相聚

周恩来在城南庄居住的宿办室正在拟写一份发给刘少奇和朱德的电报,聂荣臻走进屋来,笑着说:"恩来同志,你看谁来了?"周恩来一抬头,看见是邓颖超,忙迎了过来。1947年3月她随中央工委来到阜平,和周恩来已经有1年多没见面了,聂荣臻昨天派人去找,邓大姐还在细沟村搞土改试点抽不开身,今天上午才匆匆赶到城南庄来。毛泽东听到邓颖超的声音、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握住邓颖超的手说:"你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取得了成绩,又有了经验很好嘛!可你这个后勤部长没当好荷!一年多了,你到前线来慰问也没有,可苦了恩来呀!"邓颖超笑着说:"恩来身体很好,有警卫员照顾,又有你主席的关心,我不去心里也放心得很。"毛泽东说:"那怎么行,我、弼时、荣臻都代替不了你这个后勤部长啊!"周恩来笑着说:"通信联系,也等于见面嘛!"同志情、战友意充满了城南庄。

    ——摘自《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三、天下穷人是一家
     阜平至今还流传着周恩来和东下关村贫协主席贾老殿的一段谈话。在任弼时副主席主持召开的土改座谈会上,周恩来也到了会场,他握着身边贾老殿那双长满厚茧的大手,问:“你家有几口人?“贾老殿说:“过去家里穷,没张罗上人,没儿没女。“周恩来听罢,热情地说:”我和你一样,也是没儿没女。天下穷人是一家,以后大家有了土地都过了好光景了,谁家也过日子也不犯愁了。穷人的后代都是我们的子女。“一番话说得贾老殿心里热呼呼的,脸上有了笑。

     ——摘自《老区阜平红故事》

四、回去怎么说
     城南庄土改座谈会结束后同志们就要走了,周恩来副主席对大家说:“这回你们见到了毛主席心里一定很高兴,回去以后有人问你们见到毛主席没有,你们怎么说?”同志们齐声回答:“就说没有见到。”周恩来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要提高革命警惕,防止敌人破坏。要是有人问你们见到毛主席了没有,你们应该既不承认又不否认,毛主席确实来了嘛。”周恩来同志的工作就是这么既细致,又富有艺术性。

        ——摘自《老区阜平红故事》

五、关爱小司机
     1948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和陈毅等人从西柏坡坐车到城南庄开军事汇报会。路经瓦房台大岭时,陈毅坐的车一拐弯被路边一块凸出的石头撞了一下,车猛地一蹿,车轱辘滑到路边差点跌进沟里。行进在前面的周恩来立刻从车窗转过脸问:“怎么样?”陈毅走下车来灰谐地说:“哈哈,摸了一家伙阎王鼻子!”小司机吓得变脸失色,准备挨批。周恩来走过来爱抚地拍着小司机的肩膀说:“小鬼,不要怕,以后要多加小心。人走一辈子道儿,哪有不跌跟头的哩!”小司机开始还等着挨批评,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心里热乎乎的。以后他勤学苦练,成了个好司机。

     ——摘自《老区阜平红故事》

六、城南庄说戏

    1948年4月15日晚上,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保定阜平县城南庄,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原来,为欢迎从陕北转战而来的中央领导同志,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属群众剧社要进行文艺演出。春寒料峭,城南庄的夜晚很冷,可军区司令部大院里仍然人山人海。台上的精彩节目一个接一个,台下的掌声一阵连一阵。这时,有人发现坐在第三排中间小板凳上的那位观众鼓掌时右手好像不大方便,但热情很高,不时地为演出叫好。他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同志。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在城南庄小学的教室里接见了群众剧社的全体演职人员,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在《宝山参军》节目中扮演宝山妻子的演员齐玉珍坐在最前面。周恩来很快认出了她,笑着对她说: “玉珍啊,你刚才演了‘宝山参军’,过会儿还可演一出‘兄妹相会’——见到你的哥哥了吗?”齐玉珍说:“我还没有见到他。”周恩来对剧社的人介绍说: “齐玉珍的哥哥就在我们中央电台工作,这次也来到了老家。”剧社的人都很惊讶,周副主席日理万机,竟能记住一个电台的普通工作人员,甚至还记住了他的籍贯和亲属,如果没有博闻强记的本领和礼贤下士的品德是万万做不到的。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周恩来摆摆手,又问齐玉珍: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齐玉珍说: “娘,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周恩来笑着说: “这就对了。你哥哥参了军,你参加了文工团。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可以劳动,可以照顾老人。”稍停一下,又接着说: “我们解放区人民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为了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踊跃报名参军,可是我们党的政策还是要照顾家庭困难,独男不当兵嘛。你们的节目里,王宝山除了妻子,只有一个妹妹,是否还可以增加一个弟弟?或者把妹妹改成弟弟?”剧社的领导说: “周副主席的意见很对。我们一定按照周副主席的意见把戏改好。”周恩来说: “我们是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宣传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注意党的方针政策。”

  周恩来称赞《农民当家》这出戏演得不错。少顷,他意味深长地问: “你们说,为什么过去农民受地主的剥削压迫,今天能翻身做主人?”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因为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

“对啊。”周恩来说,“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不甘心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但是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我们解放区的农民为什么能够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就是因为有了毛主席,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可为什么你们的戏里只表现农民的自发性,看不到党的坚强领导呢?”剧社的同志们检讨说,这个剧本编写时受了土改中“左”的思想影响,只写了贫雇农自发组织贫农团“打天下坐天下”,搬“石头”,乱斗地主,没有把党的领导表现出来。周恩来说: “没有毛主席和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你们的戏不要只提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还要注意团结中农。对犯错误的干部也不要撇开不管,还要帮助他们。”

  小学教室里的谈话气氛和谐融洽,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秘书来催周恩来回去休息。周恩来看了看表,小声对秘书说: “没关系,天还早着哩。”接着,他又给大家讲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随后,话题一转,问: “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这些大城市里有很多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你们说,进城之后是我们领导他们还是他们领导我们?”在场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小声说: “咱们是土包子,怎么能领导人家?”周恩来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说: “不要瞧不起土包子。小米加步枪也是土包子,可我们却用它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加大炮。土包子打败了洋包子!”这句风趣幽默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周恩来继续说:“大城市有很多文化事业,但大多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艺,它们是腐朽的、没落的、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解放区的文艺虽然粗糙,但她是无产阶级的新文艺,是革命的,是最有生命力的。抗战时期我在重庆,就对那里的文艺工作者讲,你们要向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学习。大家要做好准备,进城后是我们领导他们,不是他们领导我们;是我们改造他们,不是他们改造我们。”最后,周恩来勉励剧社的演职人员要好好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说:“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的话去做,进城以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就一定能够改造旧文艺,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文艺。”

  周恩来走后,夜已很深,然而剧社的同志们毫无睡意,踊跃发言讨论周恩来的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周恩来同志是个高明的“导演”,他是在给我们“说”戏,指导我们演出更加精彩的时代剧目。这一夜,小学教室无人入眠,直到东方飞出满天朝霞。

  不到一年时间,群众剧社就坐着胶轮大车,迎着隆隆的炮声奔赴天津,奉命接管了天津的文化事业。这时,大家才更深刻地领悟到周恩来同志在城南庄“说”戏的伟大意义。

    ——摘自《老区阜平红故事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我们在阜平这片故土上思念着那位亲切的总理,他在阜平的日日夜夜为了家国大事不辞辛劳。虽然时光匆匆,不能忘却的是您艰苦朴素的作风,是您运筹帷幄的豪情。敬爱的周总理,阜平人民永远怀念您!



资料整理:栗静

编辑:仇瑞雪